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,而自己家的孩子只会惹自己生气?
人之初,性本善。其实,每个孩子生下来,都是一样的。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父母成功教育的成果。
言传不如身教,授之鱼不如授之渔。什么样的父母,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。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是因为有“别人家的父母”,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以下八个“关于”务必要处理妥当。
关于分数
分数是考查孩子学习状况的标尺,但不是全部。绝大数家长对孩子的分数都有严苛的要求:85分要怎样,90分怎样,100分又怎样……
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态度,而不是分数!聪明的家长,只要孩子的学习态度好,从来不会以分数去惩罚、责怪孩子。如此一来,孩子就会对分数没有压力,就会像考试一样认真做作业,像做作业一样地轻松考试。
孩子对考试分数没什么压力,则少有发挥失常的时候,成绩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。
人生处处是考场,只要孩子从容面对,考出自己真实水平就好。此外,家长还要注意的是,物质也不要与分数、成绩挂钩。只要条件允许,孩子需要的东西尽量满足他,而不是用成绩相“要挟”,因为成绩与物质挂钩很容易培养孩子的功利思想,而偏离了学习和生活的本质。
关于生活
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有能力创造幸福生活,享受生活。
所以,学习只是孩子生活重要的一部分,但不是全部。
作为家长,最忌讳的就是时刻提醒孩子,看我对你多好,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,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,否则你就对不起我们。如此这般整天对孩子耳提面命,只会让孩子对生活、对学习失去兴趣。
作为家长,要尽早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快乐。因为孩子的世界不只有学习,还应该有自己的生活,交朋友、看电影、亲近自然、玩游戏……只有孩子的生活丰富了,才会对生活充满爱,生命之火才能激情燃烧。
因为,一个会享受生活的孩子,才能体会的生活的快乐,也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幸福。
关于阅读
阅读经典,是学好语文的关键,也是理解人生的重要途径。
对于孩子而言,阅读经典是汲取智慧营养,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。而那些饱读经典的孩子,不论是写作还是考试做阅读题目,都会无形中提升一个台阶。
作为家长,最该让孩子阅读的不是那些快餐式的书籍,而是要让孩子多读一些经典,多读一些名著,让孩子通过阅读、通过经典,享受文化的熏陶和滋养。
而对于成绩而言,喜欢阅读经典的孩子,成绩不会差到哪里去,至少语文成绩。据相关数据显示,那些经常阅读经典的孩子,语文成绩至少可以提升十分。
关于教导
现在的孩子叛逆心极重,对于孩子的教导应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和批评,更不应该用父母的身份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。
真正睿智的父母,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,首先想到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见,不强行摊派。在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情时,不会刻意逼着孩子去做,而是会很随意,不漏痕迹。根据孩子的情绪,或者不经意间随意地提起,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一件事情,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就。
关于独立性
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,作为家长要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。
尊重孩子的选择,这是最重要的。因为,人生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一个选择,可以有很多选择,每一种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。不要用家长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。
对于孩子的选择,家长可以给一些建议,但不要强迫孩子,最后不管孩子的选择是什么,父母都要尊重孩子,并不作负面的评价。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一路思考,遇事不逃避,学会思考,有自己的主见。
关于粗心
经常听见有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,我家孩子这次错的题目好多都知道做,就是粗心啊。
事实上,哪有什么粗心大意。粗心,只是借口和假象,就是能力差,学得不扎实的表现!这一点,家长一定要从小告诫孩子。
作为家长,任何时候,都不要为孩子没考好用粗心推卸责任。
家长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意识:细心、沉稳、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,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,偶尔丢一两分,可以理解,超过两分,就是能力还欠缺,学得不扎实。
关于能力
身为家长,对于孩子,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尽量放手。
比如,做一件事,孩子去做,可能只能打30分,如果家长不满意,骂他,甚至代替他做了,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。但请家长注意,这90分,永远是家长的90分,孩子仍然是0分。
如果,你让他做,用他不反感的方式指点一下,这一次可能只是30分,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,再下一次,可能就是95分,甚至比你做得更好。
所以,家长要学习聪明地示弱,把机会让给孩子,并及时鼓励、肯定孩子。父母终将老去,要学会把舞台适时地让给孩子,让他们发挥。因为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、思考中,不断长大、独立,然后超越父母。
关于尊重
在教育孩子方面,中国的父母有一个通病: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,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。
因为潜意识他们认为,表扬会让孩子骄傲、自满,而批评则会鞭策孩子更加努力。
其实对于孩子而言,没有比父母的肯定更让他满足了。作为父母,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,只要孩子做的对做得好,就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。
对孩子而言,很在意父母对他的评价,在得到父母的肯定后,他才会继续坚持,越来越好,也会按照父母描述的那样优秀的样子去校准自己的言行。
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,就事论事地分析,不啰嗦,不翻旧账。正确面对事情,改正就好。事情过了,继续过美好的生活,不要把负面情绪过分强调和延伸。
文章源于网络,树童尊重原创,如侵权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